市民选购节能家电要提防陷阱 - 应用常识 - 上海小管家电器实业有限公司

节能家电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,但是,当消费者面对市场上企业和商家打出的各种“健康、绿色、生态、节能、省电”等五花八门的广告,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概念时,他们很难分辨清楚真假好坏,有一种“找不着北”的感觉。因此,避免落入节能家电促销陷阱,就成为欲购节能家电产品消费者的“必修课”。

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,产品或产品最小包装物上一般都附有“中国能效标识”的信息标签,用于表示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、能源消耗量等指标,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,引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高能效的产品。能效标识制度是一项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。消费者在选购节能产品时,可通过“中国能效标识”简单地标识辨别出节能电器。自2005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能效标识制度以来,至今已有包括电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、热水器、电磁炉、电视机、电饭锅、微波炉、节能灯、电风扇等七批五大领域23大类产品纳入了此项强制执行标准的范围。

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指出,消费者如果不够谨慎,很容易就会跌入到厂家与商家共同营造的节能家电消费陷阱中。常见的陷阱有这几种:一是模糊概念。电冰箱每日耗电量不但与电冰箱的有效容积有关,还与使用环境、开门次数、内存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等诸多因素有关,抛开这些因素只宣传每日耗电量,意义不大。二是虚张声势。某些企业宣传自身产品有多项节能技术、节能理由,试图夸大节能技术数目来迷惑消费者,但就是不说节能的效果,也拿不出权威部门的认证或实验数据。因此,消费者选购节能家电时不要只看节能技术的数目,还要看是否有节能效果的实验数据。三是极致对比。在空调促销中常见类似的数据对比:如购买一台某品牌节能空调,若按平均每天使用6小时至8小时来计算,一年能省电费一两千元;两年下来,节省的钱就能再买一台节能空调了。这种数字对比玩的就是个“极致”,谁会一年四季天天开空调达6小时至8小时呢。四是引诱类比。某等离子电视的广告宣传中竟然宣称“耗电量小于普通台灯”,其销售者的解释是按等离子电视机一天用一个小时,而台灯一天用8个小时来进行测算的。其目的就是使消费者被其误导性内容所吸引,继而产生购买欲望。五是以偏概全。有的家电品牌因为个别型号通过了节能认证,就宣传该品牌家电全部为节能产品,消费者不了解其中真相,往往就会轻信厂家的宣传上当受骗。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3-05-22 09:27
浏览量:0
收藏
首页    应用常识    市民选购节能家电要提防陷阱 - 应用常识 - 上海小管家电器实业有限公司